

★吃元宵
元宵节当天吃“元宵”是我国一项传统习俗。元宵又称汤圆,“元宵”作为食品,在我国由来已久。
元宵以白糖、玫瑰、芝麻、豆沙、黄桂、核桃仁、果仁、枣泥等为馅,用糯米粉包成圆形,可荤可素,风味各异。可汤煮、油炸、蒸食,有团圆美满之意。每当正月十五,各地民众纷纷制作元宵,以庆贺佳节。
★舞狮子
中华民族崇尚龙,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。舞狮子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,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,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,听说在南方盛行。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,南北朝时开始流行,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。
★赏花灯·猜灯谜
赏花灯是老百姓过元宵节的一件乐事,也是至今仍广为流传的一项活动。在正月十五这天,各地庙会、公园便纷纷推出赏花灯猜灯谜的活动,届时天上繁星万点、地上火树银花,人间一片欢乐祥和的景象,非常热闹。
★走百病
“走百病”,也叫游百病,散百病,烤百病,走桥等,这也是人们用来消灾祈健康的一种活动。走百病是明清以来北方的风俗,有的在十五日,但多在十六日进行。
在元宵节之夜,很多妇女就会相约出游,结伴而行,见桥必过,这样就能祛病延年。元宵节这天单身的朋友利于多走动,也可以提升自己的情感运势。
元宵节之养生
元宵,又称上元节、小正月、元夕或灯节。
据考证,元宵节的诸多传统习俗与养生保健密切相关。
比如,此时三九已过,但乍暖还寒,人们仍需保暖。元宵节吃元宵、吃汤圆,除了寓意喜庆,合家团团圆圆,还有御春寒、补脾胃、益肺气之养生功效。
再比如,元宵节民间的“走百病”、“摸门钉”习俗,这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。古诗中就有“窄窄弓鞋步步娇,银花火树过元宵;出门不为寻亲友,一走能将百病消”的佳句。
因而,元宵节也是养生节,元宵节吃汤圆,美味与健康兼收。
吃元宵注意事项
早餐不宜食用,每顿限一二两,喝点汤促消化,不可热烫着吃;
吃元宵小口吃,减少主食数量,优先选择果仁、芝麻豆沙等馅;
吃元宵时切勿忘,做到原汤化原食,现吃现买为最好,不宜久放和保存。
哪些人不适合吃元宵?
元宵含糖含脂,糯米含有的支链淀粉较多,有较强的黏性,不易消化。在此提醒您,七类人群不宜吃或多吃元宵:
年老体弱者:这些人消化功能减退,有些牙齿已经脱落,特别是老年人吞咽反射比较迟钝,可能会因急速吞咽而引起元宵卡喉,导致呼吸困难,甚至窒息死亡。
发热患者:发热患者的胃肠道处于相对抑制状态,因此应吃些流食等容易消化的食物,否则会加重病情。
溃疡患者:吃元宵可促使胃酸分泌增多,加重对溃疡面的刺激,严重者可诱发胃出血、胃穿孔等。
糖尿病患者:元宵含糖量较高,患者若贪图口福,可使血糖急剧升高,不仅会加重病情,还会诱发酮症酸中毒。
久病初愈者:此时患者食欲虽有好转,但消化功能仍然较弱,过量食用元宵不利于康复。
急性胃肠炎患者:患者的胃肠道正处于充血、水肿状态,吃元宵会加重胃肠道负担。病人应吃些米汤、藕粉等易消化食物。
高血脂和冠心病患者:元宵中的油脂、糖等会增加血液黏稠度,使血流减慢,血压增高,还会加重心脏缺氧、缺血,诱发心绞痛。